雁门山下 - 做代县人自己的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
作者自序

2025-5-30 21:03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8| 评论: 0|原作者: 李光明

摘要: 本人于1944年出生在代州城西北街,祖辈亦商亦农,是个下中农家庭。儿时入过几年校房,读过几册课本,也胡乱能写几句话,距知识分子的边缘仍差了三万五千里,充其量只能算个识字分子。成人后有幸入了稀粥行(教员), ...

  本人于1944年出生在代州城西北街,祖辈亦商亦农,是个下中农家庭。儿时入过几年校房,读过几册课本,也胡乱能写几句话,距知识分子的边缘仍差了三万五千里,充其量只能算个识字分子。成人后有幸入了稀粥行(教员),当了三十几年孩儿王。自感兢兢业业问心无愧,但总归业绩平平。期间走遍了全县的东南西北,淌过了十几次河,跋过了十几座山,自觉生活经历丰富,积存杂芜纷繁,虽然有心写给世人,怎奈手底力不从心。无论怎样,丑媳妇总得见公婆,也只好赶着鸭子上架了。

  在城乡教书的五十多年间,成天和农民滚打在一起,经历和见闻了农村许许多多好事坏事丑事,正事歪事闲事,奇事怪事趣事,了解的多了,印象深了,记忆也就深了。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点也不假,但根深蒂固的落后恶习、封建迷信、流气霸气等庸俗思想恶瘤,一直未能根除。随着时代进步,文化提高,科学普及,农民从思想到行动都有了明显转变和提高,新的先进文化,思想道德观念逐步深入人心,社会风气催促着社会进步。这是大势所趋。闲暇之际回忆起往事颇感有些趣味,有如“十月怀胎”,令人骚动不安,于是便动了手,继《乡村情仇事》之后,想再取其中的奇事趣事,完成一篇《乡村奇趣事》,作为姊妹篇。所以想写也完全出于自我陶醉、自我欣赏,不求“有所为”,单图“有所乐”,做件自己想做的事。可惜疏于音乐,不善歌舞,只好也正好入馆操板打乒球,在家执笔续小篇。更多的是自我安慰、自我解嘲,找事干、有事干,不至于无聊、无味,甚至因不动手脚不动脑筋而引发老年痴呆。当然也有几分留点文字给子孙的意思,借以让他们明白人间百态,弄懂我们那个时代,了解农民,农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。

  本意是选择已往所见闻之奇事趣事而写,自然绝大多数素材源于几十年前,又有地方性局限,所以今人不一定完全熟习当时风情,理解其意会有困难,因而尽力表白的通俗易懂融入现代气息,也可能不可避免显得冗长。说得又是农村人和事,方言土语多而俗,不易理解和接受,因而也尽力演化得通俗明白些。但又唯恐失去地方风味,实在两难,显得力不从心。

  另外,我所筛选的这么些奇事怪事中不乏有赖事丑事,对于丑赖之事我的思想甚础是“恶有恶报”罪有应得,也是对他们的针砭,所以故事有意都以悲剧结尾,以示厌恶与讨伐。

  所选故事奇趣肯定,但也有迷信色彩,如:《唱客》、《叫魂》。所以收集是为揭露后,请有识之士能用文字形式给予科学剖析,给予指点。以正视听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相关阅读

相关分类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雁门山下 ( 晋ICP备2025063052号 )

GMT+8, 2025-7-21 22:46 , Processed in 0.057622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